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5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PPP模式作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具有全生命周期管理、风险分担、依据绩效付费等内涵特征,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有利于打破行业的准入限制,激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完善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自2013年年底以来,财政部立足财政职能,大力推广PPP模式,在宣传培训、制度建设、项目示范、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交通部、住建部、环保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对此积极响应并推出了一大批PPP项目。同时,PPP模式的推进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利用好PPP模式,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二是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避免PPP模式走偏和变异。三是PPP作为新事物,复杂程度高,专业性强,对于政府部门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要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实际和行业特点的做法,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根据国务院工作部署,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意见的主要内容是充分认识推广PPP模式的重要意义,立足于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培育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PPP市场,积极构建有效促进PPP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明确项目实施管理框架,规范推进项目实施,完善财税支持政策,简化项目审批,保障项目用地,鼓励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建立公共服务价格和补贴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规范运用PPP模式,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史耀斌表示,为抓好落实工作,意见明确财政部要强化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政策沟通和信息交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跟踪分析。意见的发布释放了改革红利,传递了强有力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统一认识,加强政策协调,规范推进PPP项目的实施。同时,有利于稳定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信心,更好地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