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更加宏伟、目标更加清晰。习主席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国家,从近代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发展繁荣的今天,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莫尔引发的“乌托邦岛”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乌托邦诞生的后的近五个世纪里,已经成为完美、空想、追求的代名词,也正因为有了《乌托邦》,才有了后来活跃在欧洲、美洲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就是私有制度。从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来看,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那些空谈的论证,显然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只有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科技、技术等的创新,才能加快改造客观世界的步伐,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盼。
阿芙乐尔号的开炮,推翻了沙皇俄国的封建制度,打响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同时也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主义传遍世界,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鼓舞,中国的工人阶级也在“五四”运动的烽火中展露头角,成为一支独立而富有生机的革命力量。随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性质变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也变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从此风起云涌,工人、农民、小资、民资等都被唤醒,犹如一头睡醒的狮子,终于睁开了惺忪的睡眼,用他那强有力的爪子赶走了耳边的苍蝇。
鸦片战争以来,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将祖国大地一点点的染红,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三座大山、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尤其是抗日战争以来,更是牺牲了无数的爱国主义者,单是英勇牺牲的有名有姓的党员就有高达379万。正是这些伟大的牺牲,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换来了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也换来了我们脚下的这片红色热土。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到:“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红色的中国,因烈士的鲜血而存在。我们应当铭记,决不能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否认领袖人物个人的丰功伟绩,因为在革命领袖身后,站着千3522集团的新网站革命群众,在革命领袖脚下,是中国革命正确的前进方向。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革命胜利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新中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成就,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正走在这条道路上,并将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历史在变更,岁月在流淌。站在历史的长廊上眺望,中国,这个历经了万般苦难的中国依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看着高高飘扬的党旗,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红色经典故事,为我们传递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在长征中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延安精神都在激励着我们,而我们将会把这一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外交能力也愈来愈强,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综合国力提升及政策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得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六次会议中,习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的决心要有足够的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方向指引、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精神动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成功之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
中国早已告别了屈辱的历史,中华民族早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尊严。但是,要使中国变得更加富强、更加文明,中国人更受尊重,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每一个共产党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为国家、为民族、为家庭、为孩子们脚踏实地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本文获评全省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征文三等奖)